一般我們在手機上看到的「G」,有兩種意思,一種是「容量(Giga)」的意思,另一種是「世代(Generation)」的意思。
註:4G小常識
第一個G容量「Giga」
「容量Giga」:代表可以裝多少資料量,是空間單位,1GB等於1,000,000,000 Bytes位元組。
1 Byte = 8Bit
1 KB (Kilo Byte)= 1024 Byte
1 MB (Mega Byte)= 1024K Byte
1 GB (Giga Byte)= 1024M Byte
1 TB (Tera Byte) = 1024G Byte
人的計算是10進位,而電腦的計算是2進位。
所以通常我們會說
1G=1000M
1GB=1024MB
這就是通常我們所講的硬碟空間大小或隨身碟空間大小,用個比較簡單方式說明,1張500萬畫素的照片大約1MB,所以如果1G的容量大約能放1000張500萬畫素的照片。
如果你的手機差了一張32G的記憶卡,就代表可以放32000張500萬畫素的照片。但請注意,隨著手機相機畫素越來越高檔案會越來越大。
一台數位相機所能產生出多大張的數位照片,我們會說這是一台1000萬畫素的數位相機,而「1000萬畫素」又是什麼意思呢? 指的是衡量照片原始尺吋的到底有多大:
- 「1000萬像素」,指的是照片 長x寬 的面積大小
- 也就是 3648 x 2736 = 998萬畫素,就是1000萬畫素的意思。
- 1000萬畫素大小大約2MB左右
而另外一個G是世代「Generation」
而所謂的「世代Generation」,Generation這個英文單字,和「少女時代 (Girl’s Generation)」是同一個單字,但和少女時代沒有關係,它代表的是手機的通訊技術,就好像iPhone有iPhone 4、iPhone 5…等等,愈新的一代所代表的就是,處理速度更快、容量更大、外型更炫…等等,總之是正向的發展。同樣的這些手機的通訊技術,已經從2G、2.5G、3G、3.5G,一直進步到現在的「4G」,將來也還會有所謂的5G、6G,而要說3G和4G有什麼不同,簡單的說,就是速度更快了。
通訊技術世代清單如下:
4G:LTE、WiMAX
3.5G:HSPDA
3G:CDMA
2.5G:GPRS
2G:GSM
3G,所謂的第三代行動通訊
4G,所謂的第四代行動通訊:從技術標準的角度看,按照定義,靜態傳輸速率達到1Gbps,用戶在高速移動狀態下可以達到100Mbps,就算是4G。
5G,所謂的第五代行動通訊:5G 網路速度標準,也就下載峰值要達到 20Gbps,最少要有 100Mbps 的水準!
ITU 所釋出的 5G 規格草案中,提到關於 5G 網路的多項標準,其中包含
用戶裝置的下載速度體驗最少要達到 100Mbps
下載峰值要達到 20Gbps
下載的峰值頻譜效率達 30bit/s/Hz
用戶裝置的上傳速度體驗最少要達到 50Mpbs
上傳峰值要達到 10Gbps
我們常常聽到廣告說:4G LTE,其中 G 代表「世代(Generation)」,4G 代表第四代,是為了與之前的第二代(2G)、第三代(3G)行動電話做出區隔,我們以目前全球市佔率最高的歐洲系統來說明,這也是目前台灣所使用的系統:
- 第二代行動電話(2G):GSM 系統只支援線路交換(註)的語音通道,主要透過語音通道打電話與傳送簡訊,GPRS 系統支援封包交換因此可以上網,但是由於利用語音通道傳送資料封包,因此上網的速度很慢。
- 第三代行動電話(3G):UMTS 系統支援封包交換(註),可以用更快的速度上網,由於 3G 的手機同時支援 2G ,因此當我們使用 3G 的手機講電話或傳簡訊時,仍然可以使用 GSM 系統的語音通道來完成。
- 第四代行動電話(4G):LTE / LTE-A 系統支援封包交換,可以用更快的速度上網,由於 4G 的手機大多同時支援 3G 與 2G,因此在手機找不到 LTE 基地台時仍然會以 UMTS 基地台上網,講電話或傳簡訊時仍然可以使用 GSM 系統的語音通道來完成。
其實 4G 使用的 LTE 系統由於資料傳輸率很高,可以直接將語音資料切割成封包來傳送,原理就和 Skype 網路電話一樣,而且由於取樣頻率更高,因此音質更好,稱為「VoLTE(Voice over LTE)」,但是封包交換通常費用是以資料傳輸率來計算,等於使用者講再久費用都一樣,對電信公司來說如何收到更多錢是個問題;反觀線路交換是計時收費,電信公司能夠賺到更多錢,因此目前台灣大部份電信公司的 4G LTE系統仍然沒有使用這種方式。